行业资讯

最新动态发展,最热行业资讯,精彩内容尽收眼底。从能力输出到技术赋能,我们从未放缓脚步,于世界发声,只为与您见证送水宝成长的每一步!

包装饮用水标准使用和检验解读

2021-02-27 14:42:23

参照GB/T 10789-2015《饮料通则》、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等,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包装饮用水生产许可类别编号0601,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其他饮用水。

相关标准解读

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理化指标:相比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变化是新标准界限指标删除了碘化物;旧标准的污染物指标5项[亚硝酸盐(以NO2

计)除外]并入新标准的限量指标,新标准限量指标均不保留“<”;旧标准限量指标中的砷、镉、铅、汞、硝酸盐(以NO3计)和污染物指标中的亚硝酸盐(以NO2

计)共6项合并为新标准的污染物限量,直接参照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同时指标要求不变;新标准限量指标中耗氧量(以O2

计)限量由旧标准的3.0mg/L调整为2.0mg/L。

微生物限量:旧标准先取1件样品检测4项微生物项目,如结果为0则为合格;如检测结果为1,则另取样4件进行第二次检验,最多有1份样品检测结果为1的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而新标准微生物检测改为采用二级采样方案,限量要求为:n=5,c=0,m=0(即同时取样5件,全部微生物项目限量均为0),也就是说5件样品的全部微生物项目检测结果都必须是0才为合格。对比新旧标准,不难发现新标准对微生物限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另外,新标准也同时指出大肠菌群检测如采用滤膜法,其单位相应为CFU/100mL。

其他: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条款大部分内容,原要求可参见同期实施的标准GB 1930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标准强调在水源点附近进行包装,不应用容器将水源水运至异地灌装。预包装产品标签除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标示天然矿泉水水源点;②标示产品达标的界限指标、溶解性总固体以及主要阳离子(K+、Na+、Ca2+、Mg2+)的含量范围;③当氟含量大于1.0mg/L时,应标注“含氟”字样。

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原料要求: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问答,包装饮用水的原料有两种主要来源:一是公共供水系统,二是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来自于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来自于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应符合GB 5749中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的要求。

标识规定: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当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对仅使用加工助剂(如氮气)的,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规定,可不标示加工助剂,也不需标识“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

名称规范: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包装通则》(GB 7718)的规定,应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

微生物指标:标准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新增了铜绿假单胞菌指标,不再保留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指标。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属于卫生指示菌,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公众健康,而过度控制卫生指示菌和杀菌可能导致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升高,构成健康风险,可通过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加强对卫生指示菌的监测和管理。依据饮用水检测结果和CAC、ICMSF及我国相关标准,标准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增加了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指标。另外,由于国际上没有饮用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指标,且尚无充分科学依据,标准没有纳入。

包装饮用水检验注意事项

界限指标:界限指标为天然矿泉水的特征指标,GB 8537规定了锂、锶、锌、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性总固体,日常抽检也会涉及该类指标。检测时,对标签明示的、且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的界限指标才开展检测,并进行结果从严判定。硒作界限指标时,必须同时符合GB 8537限量指标的要求。

微生物判定:GB 29921规定了饮料中致病菌限量,但明确规定包装饮用水除外。GB 19298规定了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孢菌,GB 8537规定了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还要注意n=5和对应的检测方法。

其他指标:电导率指标是仅限执行标准为GB 17323的产品检测;耗氧量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总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在结果异常高时需要关联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氯一溴甲烷、四氯乙烯、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等有机物指标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检测中还要注意包装饮用水测试样品的稳定性,如溴酸盐指标可能会受到影响。

包装饮用水的主要风险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来抽检数据表明,桶装饮用水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一次性使用的瓶装水。应从水源监测保护、消毒处理、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管理、产品检测等环节综合排查污染来源。周转桶相对风险较大,该容器基本都是二次以上回收利用,清洗环节为关键风险点。

溴酸盐: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溴酸盐,但普遍含有溴化物,经臭氧消毒时,可产生无机消毒副产物溴酸盐。造成溴酸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臭氧杀菌工艺控制不当。

余晓琴 岳清洪

来源: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
13887202020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售前咨询
服务热线
13887202020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